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本学科一直是学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2000年获准热能工程博士授权,2007年获准设立博士后流动站,2008年热能工程被列为北京市重点学科;2011年获准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一级硕士及博士授权;拥有教育部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重点实验室、北京市传热与能源利用重点实验室、新能源汽车北京实验室、北京市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教育部2011计划北京电动车辆协同创新中心、北京市太阳能热利用工程技术中心和能源与动力工程和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两个本科专业。
学科定位与目标:面向国家能源与环境领域的重大问题展开建设,围绕着“节能减排”与“可再生能源”这一重要的能源国家发展战略开展研究,瞄准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首都功能定位转变这一重大机遇,强化学科整体建设,优化学科结构,使本学科成为特色鲜明、国内知名、部分学科方向国内先进国际知名、满足首都及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需求的、科技开发与人才培养平台。
优势与特色:(1)形成了涵盖本一级学科大多数二级学科、整体上处于国内先进,某些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和“以先进高效能源转换技术研究为突破口,努力开发高效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致力于为北京和国家提供全面能源解决方案”的研究特色。(2)注意面向国家和北京市经济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围绕能源与节能减排的重大科学与技术问题开展科学研究,承担了包括国家973、863、中英国际合作重大基金项目在内的多项重大科学研究任务,在低品位热能热功转换与利用、太阳能热发电与高温蓄热传热、新燃料低排放发动机及污染控制、高热流微型散热器和面向环境污染控制的节能减排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在国内领先并具有国际影响的研究成果。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奖8项,近5年累计科研到校经费近1.1亿元,发表SCI论文161篇。(3)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骨干为主、学术水平高、善于创新和教书育人的优秀指导教师队伍,34位专任教师全部具有博士学位,其中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名,北京市海聚人才1人、北京市拔尖创新人才2人、北京市长城学者1人和科技新星3人;(4)努力为首都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急需人才,近4年培养了博士和硕士研究生近200人,其中1人获北京市优秀博士学位论文,3人获本专业国内最高研究生荣誉奖“吴仲华优秀研究生奖”,24人获校优秀硕士、博士学位论文,2012年获得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积累了丰富的高层次人才培养经验。
人才培养目标:在硕士层面,主要培养品德优良、素质全面、实践能力强,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担负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能够在本学科领域从事科学研究、高新技术开发与支持,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在博士层面,主要培养品德优良,治学严谨、综合素质高,具有优良科学作风和科学道德、宽阔国际与学科视野和勇攀科学高峰精神,掌握本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能够独立开展科学研究和高新技术开发或人才培养,或承担重大工程项目,富于开拓创新精神的高层次创新人才。
学科方向设置:进过多年努力,结合首都北京与国家经济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重点建设了“可再生能源利用及先进环境能源理论与技术”,“强化传热传质理论与工程应用”,“制冷低温系统及其环保节能理论与技术”,和“车辆及动力系统节能、净化与控制”四个主要涵盖热能工程、工程热物理、制冷与低温工程和动力机械及工程四个二级学科、整体上处于国内先进,某些方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特色鲜明的研究方向。
国内外影响:本学科历经30余年的建设和发展,尤其是在学校“211工程”重点项目的支持下,得到了长足发展,在国内外有重要影响。(1)在2016年2月23日,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武汉大学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联合中国科教评价网推出的《2016年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之“2016-2017年能源动力类大学排名”中所考察的205所大学中位列17名,在“2015-2016年研究生教育分学科排行榜—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中所考察的114所大学中位列前20。(2)具备了承担国家和北京市重大科技攻关任务的能力,近5年科研到校经费近1.1亿元,发表了包括7篇ESI高倍引论文在内的、一大批高水平学术论文,取得了一批包括国家和省部级科学技术奖、单螺杆及太阳能热发电技术成果转化和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等在内的标志性成果。(3)共有7名教师在10个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担任编辑、20名教授在国内外学术机构中任职,先后举办3次国际学术会议,在国际会议上作特邀报告10人次;(4)获得北京市优秀博士论文1篇,研究生包括本科生发表了一大批高水平、有影响的学术论文,学生在参与各种高水平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活动中取得了包括“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特等奖”在内的一大批标志性成果,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